2011年的千团大战必然带来2012年整合与兼并的效应。
6月26日,团购行业鼻祖Groupon在中国的子公司——高朋宣布与F团合并。这并不是团购行业变化的“第一枪”。此前,团宝网(微博)倒闭、24券、窝窝、拉手、赶集等裁员潮都拉响了行业的“警报”。
2010年3月,连续创业者王兴创立了美团。之后,团购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由此,团购行业开始了千团大战式的恶性竞争。2011年9月,价格战将团购行业的毛利率拉至历史最低点,只有3.5%左右。到如今,行业的平均毛利也不到7%。
蓦然回首,人们发现,走过2个春秋的团购是一个苦不堪言的生意。
千团大战也加速了资本市场对团购的冷淡。缺乏资本的持续投入,一直亏损的团购业很快将从VC获得的融资烧光殆尽。接下来,它们要比拼的是“自造血”能力,达到盈亏平衡点。这是关乎其生死的“盈利点”。
这样的观点也成为了行业的共识。团800联合创始人胡琛向记者表示,现在团购网站们都在不约而同地缩减广告投入,“大部分团购网站不再比拼销售额,而是追求利润率了。”
“寻求盈利能力一方面是提升毛利率,另一方面是抓管理与运营效率。”拉手网(微博)CEO吴波认为,“在目前团购行业的现状下,毛利润率的变动可能性比较小。因此,提升管理与运营效率是寻求盈利能力的关键。”
整合大幕拉开
6月26日,腾讯与Groupon宣布,F团与高朋正式组建新公司,其中腾讯占股30%,Groupon占股20%。这个自今年4月起就开始的传言终于尘埃落定。
事实上,在高朋之前,团购企业早就开始选择抱团取暖。比如赶集网将自己的团购频道“外包”给窝窝团(微博);开心团购外包给F团;58团购、拉手、美团等接入京东。
“2012年,整个团购行业的大戏是整合与兼并。上半年,许多团购企业采取联营、合并等形式来抱团取暖。未来,在排名前10的团购企业中,还会有两三家团购企业选择合并。”团800联合创始人胡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