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网购4万元一张发票都不给
没有实体店的网商无票可开,消费者又懒得索要,不给发票似已成为网购“潜规则”
在网上买了4万多元的演出票,网站承诺给发票,却从去年初一直拖到了今年,至今不见踪影……17日,遭遇此事的广州某公司经理林小姐气愤不已地向羊城晚报投诉:“他们一再食言,说出的话从来没有兑现。这是对广大消费者权益的蔑视!这种风气必须改变!”
在网购大潮风起云涌的今天,林小姐的遭遇直点网购问题的要穴———网购发票,“一票难求”!
就在林小姐向羊城晚报投诉前的2月6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八部委发布《关于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表示今年将对北京、广州等20余个城市开展网络(电子)发票应用试点,从国家层面上规范网购发票问题。可见,网购发票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引起密切关注。
网站发票为何大多“一票难求”?这种涉嫌偷税漏税的行为何以横行无忌?……羊城晚报记者连日来就此展开了调查。
花4万多块没一张发票
法律专家:典型偷税漏税
网购商品多是自用
林小姐去年之前因为工作的关系一直住在北京,当时她经常在知名票务网站“大麦网”购买各种演出票。“北京演出票全部都有发票,是和演出票同时送到的,非常方便。”
去年林小姐回广州长住,也开始通过“大麦网”购买演出票,但她奇怪地发现———所有送到手中的票都没有发票。“我打电话问‘大麦网’,他们说所有演出票的发票都要等到演出结束后才能拿到。”
“或许只是两地工作流程不同而已”,一开始林小姐也没将这事放在心上,一直耐心等待。但接下来,她买的演出票越来越多,发票却从来没见过一张。
这些没开发票的演出票,林小姐全部保留了下来。记者在林小姐处看到,最早的演出票是去年3月26日的,最晚的一张则是今年1月14日,票款共计43000余元。在林小姐打印的订单上,大多都有明确说明:“要发票,抬头为××……敬请广州站将之前所欠的发票到时一起快递送来”等字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