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移动互联网领域捷报频传。CNNIC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数量达到3.88亿,相比之下台式电脑为3.80亿,手机成为我国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另有专业机构预测,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广告收入与2010年相比几乎翻倍,为4.57亿美元,而这个数字在2012年预计会再次翻倍,突破9亿美元大关。
然而,在这些令人欢欣鼓舞的数字背后,开发者们却难掩“囊中羞涩”的苦闷。
移动广告市场惨淡经营
目前移动互联网市场盈利模式为两种,一是直接付费下载,二是免费APP加植入广告。前者由于大多数中国网民没有付费下载的习惯,而且付费APP对常用性、产品质量、用户体验、用户粘性等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市场前景并不乐观。
有业内人士分析道,对于一个前期只希望拥有用户量的开发者,内置广告无疑等于自杀,直接降低了用户体验;而对于一个已经拥有千万级别用户的开发者,一旦有同类产品与其竞争,内置广告也很有可能将自己的用户拱手送给别人。另外,在广告主层面,由于应用内置的广告转化率较低,一般只有1%,因此多数广告主不愿意投此类广告;更加重要的是手机上缺乏好的媒体,尤其是Android中,还充斥着大量的色情软件和图书,这种媒体是品牌广告主避之不及的。
移动营销“体验为王”
移动广告没有前途吗?报告显示,在美国和西欧,广告主的应用内广告支出即将超过移动网页显示广告支出。在欧美成熟市场的激励下,我们也应该寻找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移动营销之路。
首先,利用移动广告自身优势。随着富媒体、HTML5 等技术的发展,移动广告很多被用户诟病的影响用户体验的生硬的广告形式将得到大大改善,更丰富的展现形式,以及整合社交、视频等多媒体的能力也会使品牌广告主更看重移动应用媒体的广告投放。而且,移动终端的精准性、随身性、互动性和反馈速度都是其他媒体所不能企及的,移动广告可以为广告主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营销模式。此外,借助专业的数据监测工具也可以找到用户最活跃的时段推送广告, CNZZ“移动统计”可以成为开发者的运营助手,如其24小时启动次数趋势图,告诉开发者APP在各个时段的使用人数情况,哪个时段使用人数最集中,那么这个时段的广告推送效果也会更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