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视野
工业革命以后,书籍等以文字为载体的知识大约每十年翻一番;1970年以后,大约每三年翻一番。2010年,互联网所产生的数据量比之前所有年份的总和还要多。据IDC研究报告,未来10年全球数据量将以40+%的速度增长,2020年全球数据量将达到35ZB,为2009年的44倍。在“大数据”(Big data)时代,通过互联网、社交网络、物联网,人们能够及时全面地获得海量信息。同时,信息自身存在形式的变化与演进,也使得作为信息载体的数据以远超人们想象的速度迅速膨胀。毋庸置疑,“大数据”是继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之后IT行业又一次翻天覆地的技术变革。
“大数据”是一个涵盖多种技术的概念,简单地说,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IBM将“大数据”理念定义为4个V,即大量化(Volume)、多样化(Variety)、快速化(Velocity)及由此产生的价值(Value)。
“大数据”技术将在未来三五年内进入主流
云时代的到来使得数据创造的主体由企业逐渐转向个体,而个体所产生的绝大部分数据为图片、文档、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信息化技术的普及使得企业更多的办公流程通过网络得以实现,由此产生的数据也以非结构化数据为主。预计到2012年,非结构化数据将达到互联网整个数据量的75%以上。用于提取智慧的“大数据”,往往是这些非结构化数据。
传统的数据仓库系统、BI、链路挖掘等应用对数据处理的时间要求往往以小时或天为单位。但“大数据”应用突出强调数据处理的实时性。在线个性化推荐、股票交易处理、实时路况信息等数据处理时间要求在分钟甚至秒级。
全球技术研究和咨询公司Gartner将“大数据”技术列入2012年对众多公司和组织机构具有战略意义的十大技术与趋势之一,而其他领域的研究,如云计算、下一代分析、内存计算等也都与“大数据”的研究相辅相成。Gartner在其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中将“大数据”技术视为转型技术,这意味着“大数据”技术将在未来3—5年内进入主流。
数据将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