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成本、利益平衡考验出版商智慧
IT时报 杨鑫倢
“天猫书城”上周正式上线,与当当网、亚马逊等自营的在线书城所不一样的是,天猫书城提供平台,直接给出版社运营,目前已有50家出版社入驻。
天猫书城的上线让出版商手中多了博弈的筹码,以往他们在网络销售上话语权尽失,电商们总是理直气壮地要求出版社给予最低折扣,压缩出版社利润空间。此番出版商自己在天猫上卖书,无疑也是在争夺网络定价权,不过他们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在众网站间继续价格博弈
出版社、出版公司作为供货商,如今一方面主动“触网”,在天猫上开直营店,一方面还是要给一直以来的当当、京东等电商渠道商供货。对不同渠道供货价格、品类上如何制定呢?
记者就此致电上海文艺出版集团、磨铁图书等出版社,负责人均表示,自己针对线上渠道,有相对应的价格、产品供货的相关体系,这一体系在绝大多数图书上都保持一致。对于少量图书,各家出版社会根据不同网站的定位,与网站进行合作——这一部分每个出版社的做法不一致。
上海文艺出版集团网络销售部赵先生告诉记者,文艺出版集团的具体做法是与当当、卓越等大电商平台进行个别品种的合作。合作之后,出版社就发货时间给他们倾斜,电商则给他们特殊广告位。
华文天下图书公司则会在天猫直营店,做毛边书、签名本。营销总监王溪桃强调,不是所有的读者都有比价需求的,更应该注重的是品质:“来天猫上买书的人,并不像在当当那些读者对价格那么挑剔。天猫上的读者是按需买书,一想到什么书就去挑,比如孔子老书店就卖一些旧书,售价甚至超过原价。”
少年儿童出版社分析认为,图书线上和线下销售的热点不同,因此他们将一些专业类型的书籍放在线下销售。“这些书的硬销量不会特别大,价格定位又比较高,因此有一定利润空间。但如果纯粹为了跑量,这样的图书倒还是去当当卓越大平台去做。其实一本图书在市场上的销售总量,不会有太大变化”,少儿出版社市场主管姚慧说。
出版社夺回网上定价自主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