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还是不做?这是个问题。这样做,还是那样做?更是个问题。无论是对于准备创业的年轻人,或是闯荡已久的老江湖,产业的风云际会固然澎湃成就事业的热血,而关键时刻的取舍则如同生死与爱情一般的永恒话题,考验着企业家的志向与心力。
回溯12年前,李彦宏放弃美国绿卡高薪,回国创立百度,彼时国内搜索引擎市场强敌林立,Google、雅虎等巨头也刚刚开始占领中国市场。
百度让搜索引擎行业从无人问津到炙手可热,如今保持中国搜索引擎80%上下的市场份额,作为公司的创始人和掌舵人,李彦宏的每一次抉择总看来波澜不惊,却常常一语成鉴。“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是判断力”,在为数不多的对外讲话中,李彦宏提到了这句话,或许从以下几个方面,能对李彦宏“判断的艺术”一窥究竟。
第一,足够的了解与热爱。“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爱因斯坦曾如是说。扎实的行业知识和经年不变的热爱,是下判断的基础。李彦宏自考入北大至今25年,从未减少对搜索引擎的热情。大学期间,图书情报学专业的李彦宏自学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同时,却依然把图书馆里面所有关于本专业的书籍读了一遍。28岁时,正是受图书情报学中科技论文索引方法的启发,李彦宏反复论证出了“超链分析技术”并成功申请专利,自此奠定了全球搜索引擎技术的基础,“我天天都在琢磨百度,因此,于我来说判断便并不难下,我的信息,我的兴趣,我做的分析全部都在朝一个方向努力”。
第二,每一个行业的信息都值得留意。1991年,刚刚从北大毕业的李彦宏留学签证被拒,但他依然不改变出国攻读计算机专业硕士的想法,临时做了半年为企业追踪广告效果的问卷调查员,挨家挨户分发问卷,并进一步帮助企业分析广告效果。很多年以后,李彦宏回想,这段看上去和搜索引擎不搭边的工作,却启发了他对企业营销效果的理解,甚至对后来创立百度,创立搜索引擎营销模式起到了很大帮助。李彦宏认为,碰到不熟悉的行业领域,认真听,认真体会,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兴许当时不觉得,但后来可能成为一笔意外的收获,“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大脑和身体一样需要不断锻炼”。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