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任何网站,高质量网站内容(独特服务)体系的规律性创建维护都是一件让人头痛的事,但萨苏博客“抗日战争系列”提示我们,原来连博客内容(更不要说网站)可以用“人民战争”模式来加以解决。
而且,只要坚持下去,这不但是一个网站内容建设的绝好途径,同时也是网站品牌化的一个正确方向。
萨苏博客当中一些日本史料是由亲朋好友替他收集的,《杨靖宇在生命最后一刻的话(前篇)》中说:“昨天,一名受我托付寻找这份文件的日本友人来电话,告诉我这份文件已经找到”;而他太太也提供了一些日本老兵的作文,中国方面的史料更是由更多的热心人士提供的。
而在史料考据上,《考据冀中的无名英魂》整个考据过程基本都是由“自称‘老胡’的网友”完成的;其他篇目西西河论坛网友考据史料(或其他朋友完成考据工作)的情况也并不少见。
最绝的是,在听到萨苏笔下当年自己雄姿英发的“少年狂,强中强”往事时,抗日老英雄孙光瑞老人也通过后人书信回忆了当年那些“忆往事峥嵘岁月稠”的烽火硝烟;这样“现身说法”的美妙互动,无疑使得整个萨苏博客的真实性、可读性更上了一层楼。从而步入了一个成功博客(网站)内容体系构建与用户体系构建维护的良性循环。
由此可见,网站内容体系的构建与日常维护固然很难,但只要我们用心去做,也并不是没有办法做好的——要知道,一开始萨苏也只是一个业余时间自娱自乐的草根博主出身。
实际上萨苏所做的大家都知道,从自己最感兴趣的东东入手,从“不精不诚,不能动己”开始,以讲故事的叙事风格,逐渐构建自己的内容体系,先感动自己,最后“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才能真正达到感动别人的效果——从而逐渐培养起自己的核心用户群体,通过核心用户群体的宣传,“让大家告诉大家”,而用户群体的维护发展,同时也为网站内容体系的建设添加了更多动力。完全进入了一个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良性互动过程。
必须指出的是,萨苏的博客完全是靠吸引人的内容赢得读者,而更多的网站则要“动之以情,晓之以利”才能赢得忠实用户,网站站长(或一种服务)只有通过有利于用户的服务才能吸引更多的用户到你网站,譬如淘宝,无论是用户“入淘”还是“出淘”,都是一个利字引导的。
评论